跳到主要內容區
凡是因生理或精神疾病、發展、適應等問題,導致暫時或永久性障礙者,職能治療師依據專業理論與臨床知識,選擇適當的活動,進行評估與治療,以達到其最大功能。本系的課程規劃理念,在大學部的部份,著重人本關懷、專業知能與主動求知三方面態度與能力的培養。
(一)人本關懷-通識教育、服務學習、與醫學人文等相關課程
(1)本系以專業需求及配合校方有關通識課程之規劃,加強本系學生之通識素養。本系之通識教育課程的目標為培育學生生活中所必須的基本知識與涵養並經由學習跨領域的基礎知識養成因應新事務與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以成為現代社會的健全公民。其中必備知識涵蓋四個範圍:公民素養(如:憲政民主、法學緒論)、國際語言(如:英文、日文)、人類文明史(如:藝術史、科學史)與基礎國文(如:古典詩詞、現代戲劇)。
(2)服務學習的課程目標乃是協助學生透過有意義之社區服務活動,培養其自省負責的能力、溝通技巧與解決問題之能力、並建立服務利他的價值觀。
(3)結合醫學院資源,本系未來將提供學生醫學人文與醫學專業倫理等相關課程。在醫學人文方面,將著重醫(治療師)病關係與醫病溝通,培養學生以病人為中心之態度及行為。在醫學專業倫理,將視職能治療的專業特性,發展相關的倫理課程。
  
 
(二)專業知能-基礎科學、基礎與臨床醫學、職能治療專業知識與技能
(1)基礎科學則包括普通物理學(含實驗)、普通生物學(含實驗)、普通心理學、生物化學與社會學。本系學生必修通識十六學分與基礎科學十九學分,大部分課程於第一至第二學年修習完成。
(2)本系之基礎醫學科目包括解剖學(含實驗)、生理學(含實驗)與神經解剖學,共十一學分,於第二學年修習完成。臨床醫學科目包括公共衛生概論、精神醫學、病理學概論、內科學概論、小兒科學概論、外科學概論、神經科學概論、骨科學概論及復健醫學等科目,共十四學分,大部分課程於第二至第三學年修習完成。
(3)本系之專業知識與技能科目包括職能治療理論與治療性的活動和技術等課程,共二十四個學分,循序漸進分配於四個學年中。課程包括:職能治療導論、職能治療學理論、職能治療臨床見習、職能治療評估學(含實習)、義肢裝具學(含實習)、職能治療技術學(含實習)、日常生活機能再教育(含實習)、生理疾病職能治療學(含實習)、兒童職能治療學(含實習)、心理疾病職能治療學(含實習)、職能治療臨床實習、職能治療管理學、就業輔導。另有專業選修課程:人類發展學、生物統計學、研究方法導論、職能活動分析實作與神經解剖學實驗,共四學分。
 
 
(三)主動求知-臨床實習、專題討論、暑期研究
(1)在大三臨床實習中以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來加強同學的學習能力。希望同學主動發掘問題、尋找資料、探究答案。
(2)在專題討論中,著重學生主動找尋資料、閱讀並作整理。本系要求學生於準備過程中要定期與老師討論,以讓老師掌握學生進度與思考的歷程,並適時提供刺激與回饋,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能力。
(3)本系教師亦積極帶領大學部學生參與醫學院學生暑期研究計畫,利用暑假期間教導其基本的研究概念與方法,並透過收集數據、統計分析,與成果報告的撰寫,讓學生接觸職能治療相關的臨床研究,為日後的學術與臨床結合奠下基礎。
 
本系課程自八十四年起已完全符合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WFOT)之規定。